惜情的人是一條無尾巷,愛卡緊認清看破
到現在還記得,2006年野台開唱第一次參加音樂祭的我,在正中午的火舞台看到的Sorry Youth。(對阿那時候還沒有拍謝少年的名字啊)
彼時不唱歌的曲目還佔多數,網頁介紹時還會被歸類成後搖團,就算有唱歌也大多是國語的。薑薑和維尼在台上說話就跟他們團名一樣拍謝,表演完賣的EP一張才50,附上黃色的sorry youth貼紙。那天唯一的台語情歌「暗瞑」讓我印象深刻,EP買回家了後每天都在跟著唱「天光了後你的歌聲,天暗了後你的形影」
彼時不唱歌的曲目還佔多數,網頁介紹時還會被歸類成後搖團,就算有唱歌也大多是國語的。薑薑和維尼在台上說話就跟他們團名一樣拍謝,表演完賣的EP一張才50,附上黃色的sorry youth貼紙。那天唯一的台語情歌「暗瞑」讓我印象深刻,EP買回家了後每天都在跟著唱「天光了後你的歌聲,天暗了後你的形影」
這幾年碰巧認識了他們,在音樂祭遇到時能聊上幾句,還常讓他們請我喝酒,也才知道薑薑和宗翰是我們的高中學弟。他們三個都待人真誠、熱情,跟他們的創作一樣,用真感情跟聽眾陪對,騙不了人。也難怪場子越唱越大,台下合唱的人越來越多。大港這場難得用不插電沒有破音的方式表演,情緒也還是澎湃沸騰。
九年過了,看他們表演的次數也數不清了,他們真的沒什麼變,還是看起來一樣拍謝,跟20歲時一樣青春(可能就只是體重多了一些吧?),還是在表演時大聲地在台上表達對社會議題的關注。但即時的歌都是台語歌了,不唱歌的曲目可能偶爾才出現一首,而「暗瞑」卻再也不唱了。
九年過了,我好像也沒什麼變,搬來嘉義工作之後,生活就差不多有個固定的模式,有時候日子過得麻痺,就在跑音樂祭看他們表演的時候,和其他聽眾一起大聲合唱,大口喝酒中,再清醒過來。
但其實九年來累積的變化也是非常巨大的,曾經覺得自己追求的那個理想生活就在眼前,但就在看似觸手可及的時候又被推翻一切,被對方奚落詛咒一輩子都失敗時,想想好像她也沒說錯。對未來感到茫然失措,都已經要變成拍謝中年的我到底該往哪裡走?
無聊的暗瞑,你在想啥貨,你在想啥貨?